数学圈小众中的小众
运营弦圈这么长时间,我终于发现一个事实就是:小众圈子千千万万,而数学圈则是小众中的小众,才是真正的小众😎!对于这句话是不是有种熟悉的感觉:20世纪代数几何天才很多,但上帝只有Grothendieck一个。😇
由于目前弦圈的人气比较低,并且经过我多次艰难的尝试,效果都挺一般,短期内看这个问题应该不太能改善。毕竟我只是个没钱没人脉的普通人,唯有一腔热血😅。但这不影响我的决心和计划,我想要给弦圈引入更多的小众圈子,让大家能够鉴赏更多的小众文化,这种理念是来源于数学的。在我看来,数学是包容的,能够将宇宙万物都融入其内,因此数学文化是开明的,能够跟无数其他文化相互交织,从而碰撞出火花。在是否存在人类大脑永远无法理解的数学结构?这篇文章中,我曾提到宇宙能否完全被数学所解释是一个理念之争,而我所持的观点即是爱因斯坦的那种,所有的一切都能被简洁、美妙、优雅的数学所描述。
在了解了很多的圈子,尤其是小众圈子,以及跟不少数学圈外的人交流后,我才发现似乎很难找个一个比数学圈更小众的圈子。大家都说数学+学术实在是太小众了。在我这个沉浸于数学圈多年的人看来,很多其他所谓的小众圈子一点都不小众,比如说二次元圈、铁路迷圈、推理圈等等,这些跟数学圈一比都显得有点大众。尤其是现代数学开始,越到学术前沿,就越小众,那是真的走进无人区,世界上懂的人都没几个,哪怕在有很多大佬坐镇的MathOverflow提问,都未必有人会回答你的问题。
当然我这里的数学圈其实比较偏向于纯数学圈,因为我本身就是做纯数的,对应用数学不太感冒(并不是不喜欢),认识的数学朋友也基本上是纯数学的。至于现代数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研究生之后的数学。
目前弦圈的活跃度还是不够,我尝试邀请些比较懂数学的人来写,但都不太成功。有些是同意了,但没来写,有些则是直接拒绝了。说实话我并不觉得知乎是个发数学的合适的地方,氛围差不说,真正有用的干货或者硬核的内容很少,并且加上真大佬们的流失没有新鲜血液,可以说知乎早就放弃数学了,现在那些都是娱乐数学。
并且我在知乎和小红书都觉察到不少人早就不想用知乎了,因此既然知乎给不了我们想要的,中文互联网没有数学的栖身之地,那就我们自己打造一个😇!即便数学圈是小众中的小众,我也不会像知乎那样放弃它、同质化它。不是所有小众的圈子都应该大众化,也不是所有小众圈子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圈子大众化,像数学这样的圈子小众就让它小众去吧,我们数学爱好者在里面圈地自萌也没啥不好的。
0 人喜欢
There is no comment, let's add the first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