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大学依然是社会的底层,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
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整整16年,读书可以说贯穿了我们每一个人最青春的时候。然而相信很多人都大学以后都会感悟到,自己回学校读书仅仅只是为了一个毕业证,平时要辛辛苦苦的上课,完成各种作业以及学校的要求。结果最后有用的东西没学到多少,时间却浪费在了诸多琐事当中,详细见 中国当前的教育最缺少什么?于是我们不经会想,既然读完书还是底层,还得受社会的毒打,那还读书来干嘛,不如早早的进社会赚取?
其实读书对于普通人,尤其是我们底层人而言,好歹也算是条相对公平,且看得到头的出路。对于底层人来说,相对于搞科研、创业、投资等其他出路,读书风险较低、且付出努力能有一定收益。你想想看,如今很多人都觉得读书努力不一定有回报,那更何况其他的出路,风险更是直线上升,所有付出打水漂都算轻的了。
除了是一条出路,读书也是教育的一种方式,能让你学习并掌握未来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某些技能,这无疑有利于你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虽然学校在培养工作技能方面差强人意)。而且在学校也意味着有很多可能,你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去完成一些单独个人完成不了的事情,比如说现在很火的AI大模型,训练一次模型,单单是买GPU就不知道得花多少钱,而且还需要有专业的人才,但是如果你在学校,那么你就能在导师的带领下,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借助学校的服务器来训练模型。换句话说,读书这一条出路不是死的,它完全有可能引向其他的出路,比如说科研成果转化创业就是一个例子。
最后,在学校也是一个结识人脉的好机会。学生时代的人际关系相较于社会,要单纯一些,没这么多勾心斗角。你的同学将来会涌去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跟同学打好关系(慎交朋友),说不定他以后就会成为你事业上的助力。同时,在学生时代,同学之间喊人帮忙甚至拉人一起创业,反而更有可能成功,因为大家都还年轻,多少对未来有所期盼,有青春热血。而当大家都出来社会以后,各自的社会阶级不同,再加上受到社会的“污染”,关系就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单纯。
所以说,读书的意义是有的,关键是能够好好利用自己的时间,以及学校的资源。
0 人喜欢
暂无评论,来发布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