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觉醒无视酸性的能力后,我喝下一瓶pH值为-1000的溶液,直接肉身成圣

Published at 2024-10-02 00:33:51Viewed 295 times
Common article
Please reprint with source link

我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化学实验室技术员,每天的工作就是配制各种化学试剂。原本以为自己的生活会这样平淡无奇下去,直到那个命运的转折点。

那天我同往常一样,早早的就来到了实验室开始工作。实验室门口摆放着一个精致的小盒,显得十分的显眼。“又是哪个人给实验室同事送的礼物?”,我心想,随手将盒子拿起,“可是谁会往实验室送这种东西?”。

盒子捧在手,一股苍茫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这个盒子在十分久远的时代就已存在。我打量着这个盒子,整个盒子方方正正,一尘不染,看着就像新的一样,跟古董之类的东西完全不搭边。

盒子正上方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李青收”。“这是给我的?”我心中泛起嘀咕,拿着盒子走进了实验室。回到工位上,我轻轻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一个玻璃瓶,瓶里装着透明的溶液。

玻璃瓶上贴着一张标签,上面写着“极度危险,请小心接触”。“这......我好歹是一名专业的实验室技术人员,这些年来不知道多少危险的化学试剂都配过,难道还有我不知道的更危险的存在?”,看到这个标签,我不禁微微皱眉。

出于好奇,我决定先测试一下它的pH值。我小心翼翼的拿起瓶塞,准备先用pH试纸测试一下。蘸上液体的pH试纸很快就变成了深赤色,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强酸?!至少pH=1的强酸!”

我站起身,打算将这瓶溶液拿去更精准的仪器上做进一步测试。然而就在这时,我一不小心踩到了隔壁工位老王昨天吃剩下的香蕉皮,我直接失去了平衡,瓶子从手中滑落,瓶中的溶液直接全部灌入了我的口中。

“完了,一切都完了!”,我脑子一片空白,惊恐地等待着痛苦的降临。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相反,我感受到到一股暖流在体内流动,随后便是全身的肌肉都在收缩变得更加紧致,我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力量竟然在不断地增强。

过了好一阵子,我才缓过神来,不仅欢欣雀跃,“我这是觉醒异能了?!这是获得了无视酸性的能力?喝下酸性溶液反而能增强我的力量?”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尝试喝下不同酸性的溶液,每一次都能清晰地感觉到力量的增长。我这才确认,自己可能真的拥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通过喝下酸性溶液来增强自己的力量。

我开始在实验室里进行各种实验,试图找到自己能力的极限。经过多次测试,我发现,喝下酸性越强的溶液,给我带来的增幅就越大。但同一pH值的溶液,喝得越多,增幅效果就越弱。我意识到,想要到达力量的极限,就必须找到这个世界上酸性最强的液体。

随着力量的增强,我开始探寻这个世界上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比如古老的遗迹、废弃建筑等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废弃实验室中找到了关于一类神奇溶液的记录。根据记录,这个世界上有三种神奇的酸性溶液,分别叫做零盐酸、神王水、圣王水。这三种液体,pH值都超出了1-14的范围,并且只能通过特殊的水稀释才能配置。

零盐酸就是pH值无限接近0的一种酸性溶液,即它的pH满足$\lim_{\textrm{pH}\to 0}\textrm{pH}=0$。这种溶液遇上pH试纸其pH值会直接变为1,从而让pH试纸显出深赤色。也就是说我第一次意外喝下的那瓶强酸性溶液,很有可能就是这所谓的零盐酸。

神王水就是一种pH值为负数的酸性溶液,它的pH值达到了惊人的-1000!王水是一种强酸,神王水顾名思义就是王水的神级升级版,酸性强到就连神都能杀喜。圣王水则是最强酸性溶液,酸中之王,酸性的极限,它的pH值趋于无穷小,即它的pH值等于$\lim_{x\to 0}-\lg[x]=-\infty$。

看完关于这三种溶液的记载,我感到震惊不已,尤其是神王水提到了弑神,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

我继续在废弃实验室中翻找,最后在一份遗留的日记中,找到了神王水的线索。日记中说,2222年2月22号神使降临,他们实验室受赠了三瓶零盐酸以及一瓶神王水,其中三瓶零盐酸意外丢失了一瓶,而那瓶神王水则放在实验室的地下室中保存。因为,神使说神王水宝贵无比,哪怕在整个宇宙文明的核心区域都找不到几瓶,而圣王水,那只是个传说。

“看来所谓的神王水,就是目前已知的最强酸性溶液。不过宇宙文明核心区域?难道说蓝星其实是在宇宙的边陲之地,离核心的高等文明距离不知多少亿万光年?”,我一边寻找实验室的地下室,一边在心里默默的思考着。

在一个书架后面,我找到了实验室地下室的入口,入口处的电子门早已毁坏,我径直走了进去。地下室里昏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我用核能手电筒照亮了前方,发现了肮脏混乱的地下室中一个无法被忽视的角落,角落旁堆满了各种旧实验设备和化学品。这原本应该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不知多少年无人打理过。可是整个角落却一尘不染,一股熟悉的苍茫感扑面而来,仿佛这个角落与周围的一切完全隔离了起来,用一种无法理解的手段。

我小心翼翼地穿过杂乱无章的设备,最终在一个铁架上发现了那瓶神王水。原本应该锈迹斑斑的铁架,跟以前的那个小盒子一样,看起来就跟新的一样,与地下室周围的破败显得格格不入。瓶子被密封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中,透过容器,可以看到里面那诡异的彩色液体,它美丽而妖艳,似乎在发光,又似乎在流动,充满了神秘和危险的气息。

我的心跳加速,这可能是自己这辈子最重要的时刻。我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打开了容器。一股诱人的香气瞬间扑面而来,与想象中的刺鼻的气味不同,这香气闻了让人神清气爽,喉咙也不会感到灼热,我顿时心中一喜。

我拿起瓶子,双手微微颤抖,感受着冰冷的玻璃瓶身,我心中涌起了无数的疑问和恐惧。虽然自己似乎真的拥有无视酸性的能力,但那些可都是pH≥0的酸啊。而神王水可是连神都有可能杀死的,我真的能喝吗?

“我真的能喝下它吗?” 我反复在心中询问自己。

“如果喝下它,我会不会立刻化为灰烬?” 一想到这,我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我闭上眼睛,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每一次喝下酸性溶液时的痛苦和挣扎,每一次力量增长后的喜悦和自豪。我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回到过去,继续那个平凡枯燥的技术员的生活。

“如果我不喝,我将永远无法达到我梦寐以求的力量。” 最终我下定了决心,重新变得坚定起来。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决定,但是,如果不冒这个险,我将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我缓缓地睁开眼睛,目光坚定地看着那瓶溶液。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必须尝试一遍,大不了一喜了。

我将瓶子倾斜,让那神秘的彩色液体缓缓流入口中。很快我就感觉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灼烧感,仿佛太阳在我的体内燃烧。我的身体开始剧烈颤抖,汗水从他的额头上滴落,体表也渗出鲜血。

正当我快要坚持不住,直接昏厥过去的时候,一股突如其来的舒畅感融入全身,我的身体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溶液的流入,我的皮肤变得更加坚硬,仿佛变成了世上最硬的钢铁。我的力量在指数级地增长,同时,我的感官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感觉自己仿佛与整个世界连接在了一起。

我的身体直接漂浮在了半空,体表浮现出金色的神光,肉身开始变得透明。“这难道就是神的感觉?”我心里暗暗嘀咕,为这突如其来的舒适感感到吃惊。忽然,这种舒适感戛然而止,紧接着脑袋中传来刺痛的感觉,无数闻所未闻的信息涌入脑海。

看来喝下神王水的我,吸收了其中的能量,直接达到了传说中的“肉身成圣”的境界。哪怕在诸天宇宙中,能够做到肉身成圣的人也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天人合一这种方式精神成圣。

这里的圣指的就是罗天上仙,在诸天宇宙中,境界分为: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炼虚、合体、大乘、真仙、地仙、天仙、罗天上仙、大罗金仙、混元大罗金仙、仙尊。

在诸天宇宙中,境界达到元婴便能一拳打碎一颗行星,而到达化神更是可以只手摘星,脚踏星河,自由在宇宙空间中遨游。到达合体期,更是可以轻松毁灭像M87星系这样的大星系。而大乘期的人更是可以挥手消灭整个星系团。

境界达到真仙,就能直接升维成为四维空间的生物。而达到地仙之境,就成为五维空间生物。以此类推,达到罗天上仙,就意味着可以在七维空间自由穿行,并肆意操纵六维空间。

从练气期一跃成为罗天上仙后,我直接瞬移离开了地表,到达了太空。最后看一眼美丽的蓝星,我划破空间强行构造了一个虫洞离开了这里。我要离开蓝星,远离银河系,突破哈勃半径,在茫茫不可观测宇宙中穿行,前往那传说中诸天宇宙的核心,寻找宇宙中那些最古老璀璨的文明,在那里突破传说中的至高点——仙尊......

———————————————————————

(作者不是文科生,不是专业作家,也不是化学专业出身,本文仅为分享自己的异想天开🙃)

0 人喜欢

Comments

There is no comment, let's add the first one.

弦圈热门内容

如果中国拿了菲尔兹奖,那中国是不是可以算作数学强国了?

我的回答:如果中国有持续培养纯本土菲尔兹奖得主的能力,那么才可算作数学强国。这东西都得谈可持续性,不能因为个别一两个华人拿了菲尔兹奖就觉得很厉害了。现在中国很多杰出的年轻一辈数学家,都是接受过海外教育的,或者在海外任职的,证明中国数学界还脱离不了国外的培养体系。一个中国国籍的学者经过国外的教育后得到菲尔兹奖,与一个华裔学者在国外得到菲尔兹奖,除了能够满足民族自信心外,没多大区别。Yuhang Liu的回答:等中国自己建设的数学期刊进入中科院自己评的一区再说吧。我不记得中国科学-数学是不是一区,别的应该都不是。这也不是什么不合理的要求。Annals 本来也就相当于普林的一个校刊而已。你有足够多学术地位受认可的编辑,然后华人数学家把自己的大作品都往这上面投,学术地位高了,自然国外的牛人也会往中国的期刊投稿。若是连这一步都不敢想象,也不必谈数学强国了。家里蹲大学的回答:谢邀,你是想说最近王虹解决三维Fakeya猜想的工作吗?即使拿了,我也不觉得这么认为,如果一枚菲尔茨奖章就作为数学强国,我想 巴西,越南,韩国,都可以算作数学强国了。如果有一天,本土(所有教育都在国内完成)真的出现了获得菲尔茨 ...

中国教育最大的成功在哪里?谈谈中国教育的优点

珑霖君的回答:清华大学,计算机水平,2018年最新数据,世界第一。一年5000元,四年20000元,相当于3100美元。走绿色通道,学费毕业后再交。去不发达地区就业,学费全免。我堂妹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计算机,一年70000美元,四年280000美元,相当于176万人民币。排名还不如清华大学。二叔的家庭在美国属于中产偏上了,面对这笔巨款也是卖了国内的房才能支付。就这点,我真心觉得中国教育在给寒门学子留出路。数据来源:2018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全球第一刚一天就10K的赞,吓尿。————————鉴于答案很火,也跑个题,说两句这种低廉教育的弊端,就是对个人的严重不尊重。我国教育是一种低成本的“工业化”教育,一个班里多个学生的成本也仅仅是多套桌椅,目的是最大程度普及教育,保障尽量多人的受教育权。但是也很容易把所有人培养成一模一样的人,并且充满了粗暴的强制性,我有时候觉得中国的教育根本就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强硬的规训。加上我国的这种集体主义,对部分人很摧残。比如我这种很自我的人,极其厌恶这种教育方式,也导致了我对于集体的严重反感。这让我小学和中学这12年很痛苦,到了 ...

为何似乎中国大学教育那么烂,却在科技上看似大有成就?

体制老司机​的回答:中国的教育没那么烂。杨振宁对中国教育讲过一段话,大意是:中国的教育模式,对大多数90分以下的学生,是非常好的,能让这些学生更快地成材。美国的基础教育太过注重个性发展,非常的松散,如果不是很优秀的孩子,在美国的教育环境里,容易放任自我,养成一些不良习性。而本身很优秀的孩子,也就是90分以上的孩子,在美国的教育环境里面,反而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取得人生的成功。杨振宁这段话比较委婉地批评了,中国的教育,对于那些最优秀的孩子成长,是不利的,对这些人还是不够尊重其个性和自由。所以,中国的教育,能培养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基本素质不错的产业工人,也能培养出世界上最多的工程师等中高端人才。但是,中国在最最顶尖的人才教育培养上,和美国等西方最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的。因此,中国的制造业全世界第一,电子产品、玩具服装,以及什么高楼大厦、铁路公路、大水坝等基建工程建设,大型机械等等,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但毫无疑问,在非常基础的科学研究方面,比如物理、化学、数学等等,和英美差距还是较大。在非常尖端的技术上,也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说光刻机、芯片、材料等等。杰克马也讲过一段话,大致意思 ...

国内的教育体系已崩溃?如何客观地看待中国应试教育?

NIO倒闭了嘛的回答:国内的教育体系趁着2024年的就业市场反馈已经崩盘了,大部分人大四和硕士期间的实习日薪还没现在补课的时薪高。绝大部分人读十几年书不如去学捏十年寿司,现在想靠卷高考翻身就跟1900年梭哈科举差不多了。十年前大家只是调侃一下文编理润,但那时候二本靠谱点的考编都是一次上岸,区别就是上哪里的。二本理科读个江苏大学,上海理工这种级别的硕士,三十岁也能混到三十万的年薪。江苏大学和上海理工进个上汽泛亚校招22W当年是有手就行,有点实力的应届生都能拿到30+的年薪。2024年的行情大致就是,高中本科硕士十年的培训完的80%的人时薪是干不过隔壁日本的零工。而且大部分工科硕士的就业环境真比便利店差远了。便利店至少不会爆炸和时不时冒出来一个工伤,也没什么难闻的气味和可吸入粉尘。而文科方面,十几年前大家印象还是硕士还来银行?24年是双非硕士还敢投我们银行的简历?除了编制外,文科整体就业就靠新东方一类的第三产业挽尊,去个新东方还能看见落地玻璃和高楼,不用面对奇奇怪怪的人。而其他招文科的制造业普遍都是杵在车间隔壁开个四五千的月薪,时不时要面对一下油腻领导的骚扰。而现在广告,传媒,游戏,留学这 ...

关于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

关于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还是听听两个外国人的一针见血。给大家介绍两个德国人。第一个,名叫西洛特,最近因对中国教育的一番控诉刷爆了中国的互联网。他在苏州一所私立学校当外教,一干就是八年,但春节前,他离职回国了。他是带着挫败感离开的,他说:“我一辈子也无法在中国看到真正的教育!”他在中国看到4岁的孩子背诵拼音,5岁的孩子做加减法。而在德国,8岁的孩子只需要会播种,栽花,除草。从幼儿园起,中国的学生就不断被灌输政治教育,这些对几岁甚至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天书,就连很多政治老师也搞不懂,这些教育的功能只是为了应付试卷上的标准答案,别无用处,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短暂的——为了考试。与此同时,人性教育、逻辑教育却是空白。人性是人格的基础,缺乏人性体验和认识的人,又怎么形成健全的人格呢,连健全的人格都没有,又拿什么爱自己,爱家人,爱社会呢?西洛特还认为,中国教育的扭曲还体现在安全教育方面。很多学校实行的是无缝对接管理,从学生进门到出校门,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老师看着,下一个老师不到,上一个老师不能离开。就像看管羊圈一样。放学时,离学校不足50米的地方,是密密麻麻的家长及形形色色的车辆。孩子到家后 ...

弦圈如何完成新手任务和每日任务 - 任务中心介绍

在弦圈你可以完成新手任务和每日任务,然后获得任务奖励。如何进入任务中心界面呢?首先进入个人中心接着在左侧菜单栏,点击任务中心这时我们就能看到新手任务和每日打卡任务。新手任务,顾名思义是给刚注册弦圈的用户准备的一次性任务,目的是让他快速熟悉弦圈的各个功能和板块。每日打卡任务,就是每天都可以完成一次的任务,希望能够给弦圈的用户一种真实的成长的感觉,让大家使用弦圈能够有更多的正反馈。需要注意的是,新手任务完成后,需要前往任务中心领取奖励,而每日任务完成后,奖励会自动发放,无需每次都前往任务中心。

数学圈小众中的小众

运营弦圈这么长时间,我终于发现一个事实就是:小众圈子千千万万,而数学圈则是小众中的小众,才是真正的小众😎!对于这句话是不是有种熟悉的感觉:20世纪代数几何天才很多,但上帝只有Grothendieck一个。😇由于目前弦圈的人气比较低,并且经过我多次艰难的尝试,效果都挺一般,短期内看这个问题应该不太能改善。毕竟我只是个没钱没人脉的普通人,唯有一腔热血😅。但这不影响我的决心和计划,我想要给弦圈引入更多的小众圈子,让大家能够鉴赏更多的小众文化,这种理念是来源于数学的。在我看来,数学是包容的,能够将宇宙万物都融入其内,因此数学文化是开明的,能够跟无数其他文化相互交织,从而碰撞出火花。在是否存在人类大脑永远无法理解的数学结构?这篇文章中,我曾提到宇宙能否完全被数学所解释是一个理念之争,而我所持的观点即是爱因斯坦的那种,所有的一切都能被简洁、美妙、优雅的数学所描述。在了解了很多的圈子,尤其是小众圈子,以及跟不少数学圈外的人交流后,我才发现似乎很难找个一个比数学圈更小众的圈子。大家都说数学+学术实在是太小众了。在我这个沉浸于数学圈多年的人看来,很多其他所谓的小众圈子一点都不小众,比如说二次元圈、铁路迷 ...

读完了大学依然是社会的底层,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

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整整16年,读书可以说贯穿了我们每一个人最青春的时候。然而相信很多人都大学以后都会感悟到,自己回学校读书仅仅只是为了一个毕业证,平时要辛辛苦苦的上课,完成各种作业以及学校的要求。结果最后有用的东西没学到多少,时间却浪费在了诸多琐事当中,详细见 中国当前的教育最缺少什么?于是我们不经会想,既然读完书还是底层,还得受社会的毒打,那还读书来干嘛,不如早早的进社会赚取?其实读书对于普通人,尤其是我们底层人而言,好歹也算是条相对公平,且看得到头的出路。对于底层人来说,相对于搞科研、创业、投资等其他出路,读书风险较低、且付出努力能有一定收益。你想想看,如今很多人都觉得读书努力不一定有回报,那更何况其他的出路,风险更是直线上升,所有付出打水漂都算轻的了。除了是一条出路,读书也是教育的一种方式,能让你学习并掌握未来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某些技能,这无疑有利于你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虽然学校在培养工作技能方面差强人意)。而且在学校也意味着有很多可能,你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去完成一些单独个人完成不了的事情,比如说现在很火的AI大模型,训练一次模型,单单是买GPU就不知道得花多少钱,而且还需要有 ...

如果缸中之脑是真的,那么人就能通过意念改变物质世界?

自从知道“缸中之脑”这个无比形象的词语后,我就对思考这个问题充满了兴趣。所谓缸中之脑是指一个邪恶科学家将一个人的大脑剥离出来,然后放进营养液中,接着通过计算机连接大脑,给大脑发送电信号,让他误以为自己活在某个世界里。这是一个思想实验,该实验的基础是人所体验、感受到的一切都最终会转化为大脑中的神经信号。换句话说,人的对外界的感知是间接的,并不是直接的,而这个间接的桥梁正是大脑的神经信号。这个实验前提可以用不太严格的数学形式表示。假设外界构成一个集合$A$,所有神经信号构成一个集合$B$,大脑世界构成一个集合$C$,那么我们有这样一条公理:公理. 对于任意$B, C$,都存在一个满射$f: A\rightarrow B$,且$B$与$C$之间至少存在一个一一对应$g: B\xrightarrow{\sim} C$。即$C$同构于$A$的一个子集$\widehat{A}$。因此,我们有以下论证:因为缸中之脑和头颅中的大脑接收一模一样的信号,而且这是他唯一和环境交流的方式,从大脑中角度来说,它完全无法确定自己是颅中之脑还是缸中之脑。如果是前者,那它的想法是正确的,他确实走在大街上或者在划船。如 ...

想要实现永生不太可能,但实现长生却是有可能

实现永生可以说是人类祖先的共同梦想,古代中国有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而各国的宗教也有关实现永生的典籍,可以说实现永生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不过在当今大部分人看来,实现永生不过是痴心妄想,然而即便如此,关于延寿的科学研究却依旧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并持续有大量的资金涌入。原因很简单,实现永生不太可能,但是人类却是可以实现长生。自大爆炸理论成为主流科学界所认为的宇宙诞生的方式,至今我们仍不知道未来宇宙究竟会以哪种方式消亡,科学家为此提出了多种猜想(见宇宙的最终结局会是什么?宇宙命运结局的三种假说)。但主流观点仍然是:自这个宇宙诞生以来,所有的事物包括宇宙本身都不可避免的走向死亡。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朽的事物,所有事物都会有其消亡的一天。因此,想要永生已经不是寿命能不能比宇宙更长的问题了,而是人类如何在宇宙最后毁灭的时候逃出这个宇宙。宇宙的边界是什么?宇宙的外面是什么?多元宇宙真的存在吗?这些问题直到现在都没有确切答案(参考宇宙无边还是有边?如果人类达到宇宙边界,会发生什么恐怖的事?与宇宙是否真的存在尽头?宇宙边界之外是什么呢?),如果宇宙外面有东西还好,逃出去至少还有一丝希望,而如果宇宙外面是一片虚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