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被检测为AI创作,AI检测还靠谱吗?
自从GPT火了以后,网络上的AI内容就变得泛滥了,刚开始还能轻松辨别哪些是AI的(一眼AI),哪些是人写的。现在这一两年里,随着生成式AI不断深入人心,AI内容变得更加泛滥了,并且经过这段时间技术的发展,AI生成的内容越来越真假难辨😢😤,有些AI生成的内容需要仔细辨别才能看出端倪。
更可怕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谓的AI检测技术发展远远比不上AI生成技术的发展。AI生成的内容跟人越来越像,甚至有时候比人写的还要好,而人写的内容呢,相对的也就越来越AI化了😅。因此目前的AI检测会出现把人写的认定为AI写的荒谬事情。这也就意味着潘多拉魔盒已经彻底打开,AI内容与人的内容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所有的内容都变得真假难辨,恐怕这样下去人会彻底活在虚幻的世界里😭。
以下为AI检测的结果
我们检测用的是为什么说外国教材好?国外教材与国内教材的区别与 Djano云服务器部署 uwsgi+nginx+https部署这两篇文章。使用GPTZero进行检测,其他检测工具就不列举说明了,感觉用哪个AI检测结果都不会有太大差别。其实是别的AI检测都太不靠谱了😄,Undetectable.ai感觉就无论给它什么结果都是AI生成,封面那个检测结果是ZeroGPT,也是一样,给什么内容结果都是AI生成,那个比例也是一样的,估计是钓鱼网站。GPTZero相对来说靠谱些。
为什么说外国教材好?国外教材与国内教材的区别
Djano云服务器部署 uwsgi+nginx+https部署
只能说真的是真假难辨,这两篇文章都是人写的原创内容,检测结果却天差地别😅😅。除了这两篇文章,我还特意检测过别的文章,甚至百家号上有些看着还不错的文章,上面自己标上了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然后看的人也不少,还不少人评论互动。而且就连时事新闻都AI生成了?女子地铁上摸大爷身体,吓跑同排乘客
看来以后想要辨别AI内容,甚至说做数据标注,标注区分AI内容与人写的内容,估计会变得更加困难。AI检测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最后还得人来定夺,不过鉴于越来越逼真的AI内容,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共存吧😂。虽说人还是喜欢看人写的内容,抵触AI生成的内容。但既然判断不了是不是AI写的,那就根据内容的质量来决定看不看吧,如果这是篇优秀的文章那么大家当然爱好,相反如果这是篇人写的垃圾文章,那同样只是电子垃圾。
最后引用一下知乎答主的一段话(原创论文用AI检测被判定为代写,AI 程序检测究竟如何判定?使用 AI 降重靠谱吗? - 段小草的回答 - 知乎)
如果文章质量足够高,核心思想是原创的,数据是准确的,分析是合理的,那即便 AI 检测百分百,这也毫无疑问是一篇优秀的论文。
但是反过来说,即便一篇论文从头到脚是用毛笔在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如果有数据造假,内容空洞,结论错误,那这就是一张废纸。
There is no comment, let's add the first one.
弦圈热门内容
center h1 in the middle of screen(示例提问)
How can I center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a text? I don't want to use position absolute because I try with it and my other div getting worse. Is there another way to do that ?div { height: 400px; width: 800px; background: red; }<div> <h1>This is title</h1> </div>
基础数学几何方向应该如何学习?
前辈们好,本人是一名大二数学系学生,目前大致了解点集拓扑基本概念(但还没怎么做题),代数拓扑看过基本群和同伦型,复变和抽代这学期正在学。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之前看到中科大梁永祺老师的主页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让我感觉非常奇妙,也想见识一下这精华的部分(希望在大四毕业前能做到吧!😭),也激发了我学习代数与几何方向的想法。其中代数方向其实学习路径了解的差不多了,大致就是学完抽象代数后同调、交换和lie代数都可以学了,但几何方向还不甚了解,很多几何方向的课学校都是大三大四才有,甚至开不出来,因此只能自行学习。这个问题其实之前也问了不少前辈,但发现每个人的学习路径(有的是从微分几何上同调那边学,有的是先接触的代数拓扑等)都不一样,而几何方向又十分繁杂,理不清学习顺序,手头上有很多纸质书、电子书、网课等也无从下手;或者有些内容可能比较难且深入某个具体方向,以后不做这个方向可能根本不会用到,不知道该学多少合适。所以想多听取一点建议以便自己之后逐一尝试,例如:学习路径、参考书目、课程视频等等。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