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环境是前端开发的必备环境,无论哪一个前端框架都需要用到node.js,本文将会教你如何安装配置node.js环境。如果你已经安装过node.js,但是想更新,那你也只需要按照安装的步骤直接覆盖原目录即可。首先,打开node.js的官网https://nodejs.org/zh-cn,然后下载node.js的Windows安装包。注:无特别需求,直接安装LTS(long term support)版就可以了。如果觉得在官网下载速度太慢,可以选择镜像网站下载:https://mirrors.aliyun.com/nodejs-release/v22.14.0/?spm=a2c6h.25603864.0.0.4b507621PbOVxm。然后根据自己电脑的配置选择安装包,下载完后直接打开,选Next勾同意协议,然后选Next设置你的安装路径,然后选Next接下来,这里不用管直接选Next继续选Next,注:这里说的是某些npm库安装时需要从C/C++中编译出来,如果你想要能安装这些库,就勾选此项。现在直接选Install,开始安装等待安装完成(如果这时候弹出请求管理员权限,点是 ...
传统移动端开发往往需要同时兼顾Android和IOS的开发,而桌面端开发又需要同时兼顾Windows、MacOS、Linux系统。如果你想要全平台覆盖,不仅意味着要同时维护多套完全不同的代码(极大提高了维护成本),并且代码和逻辑还可能不能复用,这意味着高昂的开发成本(极低开发效率),每个平台都得从零开始写。现在国内还多出个鸿蒙系统,这意味着你要同时开发和维护更多套代码,哪怕补贴钱,这成本也不是小企业能够负担得起的。于是,跨平台框架应运而生,Facebook开源的React Native,曾经是最流行的框架,不过近几年被Flutter超越。它不仅能让你使用React语言同时开发Android和IOS APP,甚至还能进行Windows桌面端开发。而谷歌开源的Flutter,是目前最流行的跨平台框架,略微领先React Native。它能让你使用dart语言开发移动端与桌面端应用。而Tauri则允许你使用任何前端框架进行全平台开发,不过也需要你懂得一些Rust语言。我们先从开发体验出发来对比这三个跨平台框架。首先,React Native能够让你完全用JSX语言来进行跨平台开发,这对于本身 ...
Flutter、Tauri、React Native都是目前移动端流行的跨平台开发框架,并且他们还能胜任全平台开发。React Native是最早开源的跨平台框架,而Flutter紧跟其后,并且Flutter最近几年超越React Native成为当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跨平台框架。Tauri则是最近几年诞生的新跨平台框架,跟其他框架显著不同的一点是,它允许你使用任何前端框架,即你能够自由使用整个Web生态进行跨平台开发。Flutter、Tauri、React Native、Android原生我都尝试过,接下来我说一下我分别使用他们的开发经历。首先,我第一个使用的跨平台框架是Tauri,当时Tauri V2.0已经发布,我看它能够使用Nuxt.js或者Next.js进行开发,觉得蛮不错的。毕竟我有两个网站,一个是Nuxt写的,另一个是Next写的,这样我就只需要在原有代码基础上修改一下就行了。于是很快我就栽跟头了,首先是Nuxt的桌面端应用,我在dev模式下,没有发现任何问题,$fetch请求也能正常发送。结果build以后,发现所有的请求都废了,全是404,将url改为完整url,结果就是 ...
How can I center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a text? I don't want to use position absolute because I try with it and my other div getting worse. Is there another way to do that ?div { height: 400px; width: 800px; background: red; }<div> <h1>This is title</h1> </div>
你抄你的内容,我写我的原创内容,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在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期、生成式ai时代初期,互联网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可以说是越来越严重。😂前有百度封杀,后有谷歌的不合理审查。只能说pc端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一个存量竞争及其激烈的特殊时期。百度在国内早已是被很多人口诛笔伐,搜索出来的结果被不良广告霸占,找不到好的优质内容。这其实还好,早在09年时候百度就传出恶意封杀网站,后来谷歌退出🇨🇳市场以后,有了垄断地位更是可以为所欲为。而谷歌呢,“不作恶”的谷歌相比于百度还是好那么一些,至少对于新网站,不至于像百度那样一下子摁死,根本不给机会,谷歌还是会给些流量。但是谷歌对于中文互联网的搬运抄袭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说退出了🇨🇳市场,谷歌早也不想在中文互联网投入过多精力。虽然谷歌明面上是说,会打压搬运抄袭,但实际上有不少网站里面的内容全是一字不差的复制,结果非但不是限流,反而是让他们做起来了,不断给他们推流,甚至谷歌广告都给他挂上了,也不知道谷歌广告的审查为什么这么双标,全是原创内容的网站能说成是低质量内容。其实这也是目前很多搜索引擎面对的通病,对于这种内容农场没有很好的处理和解决,导致一 ...
在写border样式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两个元素的border重叠导致加粗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避免设置重复的border,通过准确设置不同元素的border-top、border-left、border-right、border-bottom来保证不会有border重叠。然而有些场景中,这样分别设置border-top等的方法未免太过于麻烦。比如说设置表格的边框,就很难通过这种方法来避免border重叠。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解决呢?这就涉及到边框合并。什么是边框合并?在CSS中,边框合并是指将相邻元素的边框合并成一个单一的边框。这种效果可以使元素之间的边框看起来更加整齐和紧凑。border-collapse属性border-collapse属性用于指定元素的边框合并方式。它有两个可能的取值:separate:默认值,表示边框不合并,相邻元素的边框会显示为独立的边框。collapse:表示边框合并,相邻元素的边框会合并成一个单一的边框。使用示例下面是一个使用border-collapse属性的示例:div {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
我们都知道,PUT和POST是HTTP的两个方法(Method),都可以用来向HTTP服务器提交数据。似乎用哪个都可以,但其实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网上关于两者区别的文章比较多,但有相当一部分绝对是误导人。所以这次特意查看了RFC7231,来澄清二者的区别。首先直接摘出RFC7231中的的部分关键原文: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ST and PUT methods is highlighted by the different intent for the enclosed representation. The target resource in a POST request is intended to handle the enclosed represent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s own semantics, whereas the enclosed representation in a PUT request is defined as replacing the sta ...
在写固钉样式的时候,设置宽度需要用到CSS的calc函数.fix { position: fixed; top: 20px; width: calc(100%-20px); }然而宽度设置不生效,经过查阅资料后发现,calc需要这么写才行.fix { position: fixed; top: 20px; width: calc(100% - 20px); }也就是说calc()函数中的运算符前后都需要保留一个空格。
提问我写CSS来让li标签看起来更好。在桌面端和我的手机(联想vibe 1)以及华硕zenfone 5一切都没有问题但是当我在Iphone 5和Galaxy Note3上测试时,我的颜色(rgb(240, 230, 140))显示成红色和黑色。我不知道我的CSS有什么问题。我应该使用图片,而不是CSS?或者说CSS有解决办法吗?谢谢。这是我的CSS代码:ul.anamenu li::before { content: "✔ "; color: rgb(240, 230, 140); font-size: 4vmin; text-indent: -2em;}回答1试试在ul.anamenu li::before上添加font-family: 'Zapf Dingbats'。这可以用在iPhone上。编辑:2017年6月26日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字符现在是苹果(和其他厂商)绘制的表情符号。在emojipedia这个网站里,你可以看到一些这个表情的变体。因此,你渲染的字符是你设备上的位图图像,并不是可以改变颜色的矢量字形。构造表情符号的厂商或平台可以自由的(用黑色、红色、粉色或其 ...
我们可以将token和用户信息存进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或者cookies中,他们都是浏览器的数据存储方式。在使用浏览器的时候,打开开发者模式,点击应用程序,就能查看自己在该网站对应的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以及cookies中所存放的内容。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Cookies的存储区别:LocalStorage没有生命周期,不会过期,需要“手动”删除。在浏览器发送请求时,LocalStorage中的数据不会被发送至后端服务器。LocalStorage所占用的空间较小。SessionStorage与LocalStorage类似,不同点在于SessionStorage有生命周期。关闭浏览器结束会话后,SessionStorage中的数据便会过期自动删除。SessionStorage所占用的空间较小。Cookies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它在过期后自动删除。同时,浏览器发送请求时,会同时将Cookies发送至后端服务器。Cookie所占用的空间较大。
我正努力将链接与图像居中,但似乎无法以任何方式垂直移动内容。<h4>More Information</h4> <a href="#" class="pdf">File Name</a>该图标是22 x 22px的。.pdf { font-size: 12px; } .pdf:before { padding:0 5px 0 0; content: url(../img/icon/pdf_small.png); } .pdf:after { content: " ( .pdf )"; font-size: 10px; } .pdf:hover:after { color: #000; }